近期病蟲害防治建議三條
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關于日本壺鏈蚧的防治建議
近期,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技術人員調查發現廣玉蘭、天竺桂上有日本壺鏈蚧(Asterococcus muratae Kuwana)初孵幼蟲(見圖)危害。該蟲是誘發我市園林植物煤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,以成、若蟲在寄主植物的主干、枝條以及葉上刺吸危害,除吸食寄主汁液外,還分泌蜜露,誘發煤污病。蚧類繁殖能力強,一年發生多代,卵孵化為若蟲,經過短時間爬行,營固定生活,即形成蚧殼,一般藥劑難以進入體內,防治較困難,F階段該蟲主要為初孵幼蟲,預計未來一周隨著氣溫的升高,該蟲進入幼蟲孵化高峰期,建議綠化養護部門根據實際情況,在形成蚧殼前開展防除工作,避免對園林景觀造成進一步危害。
防治建議:(1)3月下旬-4月中旬防控(若蟲初孵期),可使用99%礦物油乳油200倍液噴霧、25%噻嗪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霧、2%甲維鹽乳油200倍液注干、21%噻蟲嗪懸浮劑300倍液注干、22.4%螺蟲乙酯懸浮劑300倍液注干或2000倍液噴霧;(2)結合春季修剪,清除附著有日本壺鏈蚧的枝條;(3)人工清除部分下樹成蟲,減少次年危害量。(撰稿人:周涵宇)
圖 日本壺鏈蚧初孵幼蟲及其危害狀
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關于天竺桂馬氏粉虱的防治建議
近期,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技術人員調查發現天竺桂、香樟、桂花上有馬氏粉虱Aleuidolobus marlatti Quaintance成蟲危害。
該蟲以若蟲群集在新生葉片葉背刺吸汁液,削弱樹勢,排泄物粘附在葉片上誘發煤污病,嚴重時幾乎所有葉片背面都布滿蟲體,被害葉片失去光澤、翹曲不平,被害植株生長衰弱。且馬氏粉虱成蟲活動較為活躍,基本在葉片背面活動,受驚擾時作短距離飛行,回落原株或鄰近植株,擴散能力較弱,林間有明顯的中心蟲株,應注意中心蟲株的防除工作。目前,該蟲處于孵化初期,預計未來一月隨著氣溫的升高,該蟲進入成蟲羽化高峰期,建議綠化養護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開展預防工作,避免對園林景觀造成進一步危害。
防控建議:(1)該蟲成蟲對黃色有趨性,黃板誘殺效果好,單板可誘殺1000-1500頭,高峰期建議黃板一日一換。(2)可噴施25%噻嗪酮可濕性粉劑600-1500倍液、5%聯苯菊酯懸浮劑1000倍液。(3)根據馬氏粉虱夜間活動不頻繁的特點,宜傍晚施藥;害蟲發生嚴重時,可間隔10-15天再施用一次,連續施用2-3次。(4)注意噴霧時,噴頭向上將藥噴到葉片背面,上述藥劑輪換使用。(撰稿人:周涵宇)
圖 利用黃板誘殺馬氏粉虱成蟲
重慶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關于桂花葉蜂的防治建議
近期,市風景園林科學研究院技術人員調查發現桂花上有桂花葉蜂Tomostethus sp.幼蟲(見圖)危害。該蟲主要為害桂花,以幼蟲群集取食葉片,嚴重時一片嫩葉上有8-12條幼蟲,短期可吃光嫩梢葉片,僅殘留主脈及葉基部,新梢光禿無葉,嚴重影響桂花樹生長、開花和觀賞,F階段主要為幼蟲,預計未來一周隨著氣溫的升高,該蟲進入幼蟲孵化高峰期,建議綠化養護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開展預防工作,避免對園林景觀造成進一步危害。
防治建議:(1)在3月中下旬殺滅群集為害的幼蟲。(2)可噴施Bt乳油800-1000倍液、21%噻蟲嗪懸浮劑1500-2000倍液、4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-2500倍液、0.26%苦參堿水劑500倍液或800-1000倍液菊酯類殺蟲劑。(撰稿人:周涵宇)
圖 桂花葉蜂幼蟲及其危害狀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認為內容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- 資質申報專線:023-63671842 023-63673738學會電話、傳真:023-63673736
- 主辦:重慶風景園林學會承辦:重慶立意園林咨詢有限公司
- 網站QQ:944865067網站電話:023-63892447 15310091612
- 地址:重慶菜袁路205號園林服務中心3樓(園林技校旁邊)
- 渝ICP備11002947號-1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2828號